走過熱鬧的市場,轉進小巷,新興糊紙店隱藏在住宅區的民宅平房裡。還在建構階段的紙厝,以及一尊尊的紙紮人,這麼近距離,才發現,原來魔鬼藏在細節裡。

從小在板橋大龍峒出生,家裡從爺爺開始做的就是糊紙業,從小就跟著學習,身為第三代的張徐沛民國78年,和哥哥分家,搬離了台北,到新莊獨立創業紮根。

遷址後的創業初期,正是鼎盛時期,生意相當好。張徐沛回憶起過去說,糊紙師傅社經地位高,接觸的都是商人、名人,有錢人重排場,喪事自然也不馬虎。但現在,糊紙業在一般人的心中幾乎和死亡畫上等號。不過,家中經營著帶禁忌色彩的行業,到了第四代童年的回憶可沒那麼美好,張徐沛的女兒張宛瑩還記得小時候,常被同學嘲笑「家裡在做死人骨頭」,真的很難想像備受禮遇的過去。

包辦紅白事

確實,糊紙業處理白事為大宗,也是主要的經濟來源,但事實上,也普度、節慶、慶典等紅事也是糊紙文化的範疇。張徐沛拿出了一隻收藏在玻璃框中且作工精細的馬。他說,這個也是糊紙文化的一環,叫做「尪仔框」,其實就是現代人說的公仔,以前作為送禮的禮物。其他像是元宵節花燈的製作技法、舞龍舞獅的龍頭與獅頭,甚至是日本的精緻人偶,早期台灣也有,都屬於糊紙工藝的部分。只是有些技藝「慣者為師」,也就分得愈來愈專門了。

民國90年到100年,面臨糊紙業開始式微,過去的繁盛,以及備受禮遇的待遇不復見。喪家的場域縮小,過去在空地、農地、河堤邊燒紙紮的景象也不再,隨著儀式簡單化,讓糊紙業影響至深。面對大環境的改變,張徐沛面對技藝的消逝,除了無奈,更多的是接受與看淡,中間也一度轉行當警衛,也曾想過把店收起來,甚至不覺得孩子一定要繼承店面。這其實很兩難,擔心傳統技藝流失,但現實面卻是,面臨了生計問題。

翻轉糊紙刻板印象

從小長大的紙糊店將要面臨消逝的光景,第四代的兒子張徐展當時思考著要為糊紙文化留下些什麼。當時家中的老狗拖著後腳走路,感受到糊紙文化的衰退,就像是老狗的生命,遇到了困境,是不是離開比較好。他透過紙偶動畫,表達了這樣的情緒,也哀悼老狗與紙糊店逝去的光景。隨著作品讓糊紙技藝能見度增加,後來,張徐沛登錄為新北市傳統藝術藝師,加上弟弟的作品又在法國參展,時間點似乎正剛好,決定由姊姊回來學習傳統技藝,把基底打穩。張宛瑩說,糊紙技術藏著很多細節,剖、紮、剪、繪、糊等多樣技法,使用的媒材多,以竹和紙為主,偶爾也用得到布,長大後,才發現原來家裡的技藝很特別。2015年和弟弟及擅長製作教案的詹昱筑一起組成三人團隊,創立新興糊紙文化,三個領域互相影響、互相牽制,也相互支持。

身為第四代,除了繼續學習技藝,守住部分傳統業務之外,也揭開糊紙文化的神秘面紗。張宛瑩說,糨糊是糊紙過程重要的黏合劑,接合劑一旦乾掉就不能使用,希望糊紙文化這個產業,能保持一定的濕潤和柔軟與社會做重要的結合。透過推廣,回歸糊紙文化既有的藝術性,也翻轉刻板印象

\看看其他區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