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自香港的攝影師廖偉棠談起一生的移住經歷,他笑著說:「我的移動範圍可大了。」在中國廣東出生,出生地就是粵西著名的僑鄉。在他的家鄉,前往南洋、香港甚至是國外工作的男性比例相當高。他曾住過珠海、廣州、香港、北京,更因為從事旅遊雜誌的攝影工作,遊歷許多歐洲國家,似乎註定了廖偉棠不停飄移的生活。

在決定移民臺灣前,廖偉棠對臺灣並不陌生,一年大約來訪兩次。曾經作為遊客,也曾因工作來臺,更在2002年完成了臺灣環島之旅。廖偉棠來臺旅遊時,林口從來不在旅遊行程上,自然對這裡不算熟悉。決定移民臺灣後,鎖定了一些地方,機場捷運路線上的林口就是其中之一。於是,提前兩三個月認識環境,便於2018年選擇落地深根林口。他說:「林口從來不是遊客選擇的地方,所以適合居住。」

宜居林口

台北市周邊的新北市適合居住的地方很多,廖偉棠卻選擇來林口,很大的關鍵,是廖偉棠眼裡的林口跟他在香港居住的地方很像,靠近機場、離市區近,不是太熱鬧,卻也有OUTLET、賣場,機能好,自然適合居住。尤其是偶爾需要香港林口兩地跑時,機場捷運大大地節省了移動的時間。

剛搬來時,林口還很安靜,交通的便利性和生活機能也都相當符合期待。雖然才經過幾年的時間,現在更熱鬧了,他也看到更多年輕人搬到林口來,以通勤時間換取空間,相當值得。此外,遇到外籍人士的機率也更高,有了日本人、韓國人、西方人等遷入,隨著居民結構的改變,各種外國菜的餐廳也都頗為地道。除了機能,對廖偉棠來說,工作、應酬都在臺北市,回到林口就是一種放空,人少了點,素質也不錯,沒有過分喧嘩的地方,更不怕被打擾。對於同時擁有詩人身分的廖偉棠來說,完全能夠一周不離開林口,更能夠靜下心寫作。對於現在的林口,他甚為滿意,尤其是有了車子之後,四處移動更加方便了。

談起林口的天氣,他也完全沒有不適,並笑著說,這裡的潮濕度和香港差不多,相當習慣。但他也有點遺憾,林口沒有真正靠海,香港人相當依賴海的,不過,還好離北海岸、八里都不算太遠,每個月走一趟海邊,才算解解鄉愁。

鏡頭下大霧

從廖偉棠的攝影作品中,不難發現他熱衷拍攝社會運動、遊行。他不在意林口不是風光名勝之地,反而會選擇拍一些更細微也更接地氣的真實樣貌,例如廟宇、周邊生態、竹林寺、廟會等。而且,廖偉棠鏡頭下的林口,很多時候都像消失在霧裡。他說:「我喜歡的林口可能是別人的眼中的缺點。」林口身為霧都,在廖偉棠眼中可說是一大加分點,他最喜歡林口大霧,也是他現在最珍惜的時刻,起大霧的時候,他會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,揹起相機,拍下一張張被刷淡50%的林口。

在廖偉棠的眼中,林口特別的是新區和舊區分界地相當明顯,有文化也有現代,偶爾逛逛老區,讓他頗有融入當地生活,成為本地人的感覺。廖偉棠相當看好林口的未來,除了機能之外,他說,林口沒有本土文化的包袱,特別適合發展藝文、影視等產業,像是特色電影院、書店、美術館等。不用糾結本土、歷史,可以發展出更天馬行空、充滿創造性的林口。

\看看其他區/